English

走活“以文补文”之路

1999-09-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

前不久,河南省禹州市钧官窑址博物馆以《中国陶瓷——钧窑瓷器》为契机,举行了一次钧窑瓷展览会,开幕式原定不足百人,慕名赶来的参观者却有500多人,大家在修葺一新的钧官窑遗址大门前,在登记、编号齐全的瓷片标本室内,在宽敞明亮的展览室里流连忘返。这是该馆近四年以来,坚持走“以文补文”之路的结果。

钧官窑址是我国北宋时期为宫廷烧制御用品的官窑遗址。钧瓷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始于唐,盛于宋,以其奇特的窑变釉色,打破了瓷器青、白、黑的一统天下,使之一举成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钧官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在国内引起轰动。通过发掘与研究,证明我国北宋时期已十分熟练地掌握了铜红釉的还原烧制技术,同时还解决了不少学术界争论多年的问题。80年代,该地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为加强钧台窑址的保护工作,禹州市人民政府建立了保护管理机构,即现在的宋官窑址博物馆。机构组建后,市政府又投资征地60亩,并在遗址周围建起围墙,初步解决了农民建房占用土地和其他人为破坏遗址风貌的现象,钧官窑遗址博物馆初具雏形。但是,钧官窑遗址博物馆建馆之初,仅有5人编制,年经费也只18000元,却要担负起保护管理遗址、研究开发传统工艺等任务,经济拮据,多次陷入难以为继的地步。这时,河南省文物局要举办一次文物复制品展览,当时博物馆的业务主管现任钧官窑研究所所长阎立夫决定抓住这次机遇,恢复传统钧瓷的实验生产,搞好钧瓷文物复仿制工作,通过传统钧瓷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对博物馆建设进行再投入,以弥补经费不足,形成滚动发展,使文物保护事业步入良性循环。此举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结果,突击制作出的一批钧瓷复仿制品,受到了参展人员的一致好评,省委领导也肯定了他们的思路。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深化以文补文工作向发展产业目标迈进,1994年下半年,以博物馆职工为股东组建了钧瓷有限责任公司,并通过法律手段建立了明确关系,即公司可以利用博物馆的声望和科研成果进行经营活动,但公司的业务开展必须保护好文物为前提,而且公司要负担博物馆部分人员的工资费用,并根据效益提供文物保护经费。开始,大家接受不了这个条件,在相互交流中,大家逐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办好公司的信心。1995年,公司正式运转,烧制出的第一批钧瓷艺术品通过来参观的旅游代表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使大家备受鼓舞,更坚定了信心,决心把公司办下去,探索出一条文物事业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四年过去了,博物馆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不仅为国家节约了一定的事业经费,而且还给国家缴纳税金20多万元,有了充足的事业经费来源,使博物馆的各项基本建设和基础工作迅速展开。几年来,投入博物馆建设100多万元,修补了遗址周围残破的围墙,修建了遗址大门、文物库房和瓷片标本室等仿古建筑共计1000余平方米。购买了展柜展台,安装了照明装置,对馆藏标本进行登记、编号、整理、拍照及建立档案等。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传统钧瓷工艺科研工作的开展,博物馆科技人员有15人加入国家级、省级专业学会,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12人次;博物馆所制作的各种艺术品、仿古产品参加全国举办的展览评奖会6次,获各种奖项20余项;1998年,副馆长阎立夫的作品展在北京首届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金奖”;部分产品还被选定为国家级礼品,作为中央首长的出国礼品;大钧瓷花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州珍品馆等单位收藏;博物馆烧制的特大钧瓷花瓶“豫象送宝”,还作为河南省迎香港回归的贺礼,被特区政府永久收藏。

博物馆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来博物馆参观、考察。几年来,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先后接待了国内及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50000余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